當我們談到的好運,大概會優先想到:自己會很好運地撿到一張彩券、並且很好運地還沒有刮獎、刮出大獎後必須沒有過期──誰不奢望自己有如此好運?這宛如電影情節般地運氣,似乎敘述了一位編劇創造故事的想像力,他們不同凡想、一鳴驚人地將不真實或曾逝去的想像轉化成文字,編劇的文字便決定了電影的雛形。
《我的少女時代》締造了種種佳績,不僅有成功的導演與監製,劇本中的情節設計與對白邏輯,都更加完整還原了那個時代。不禁讓人好奇:編劇對於那個時代的重現為何能夠如此真實?她是否也曾那個時代走過來?若我們現在將《我的少女時代》進一步地透視,僅透過劇本來想像那個時代,似乎不是一件困難的事,甚至比想像中簡單。
劇本不像小說,因此劇本不太會有想像空間的的敘述。畫面的呈現多半屬導演的工作,劇本優先呈現的是劇情。劇情中會含蓋角色的矛盾與立場,從中一步一步建構出角色的背景與設定。因此每一位角色才會有如此鮮明的差異,透過差異的比較,也就完成了角色中最突出的特點,這些特點經過演員的詮釋,讓角色進一步地活絡。
我記得之前曾撰寫過一篇文章:每一部電影都有其代表性的對白!若說起大家都喜歡的電影,似乎都有一句非常清晰地台詞。例如《神鬼交鋒》你知道洋基隊為什麼老是贏球嗎?《刺激1995》一開始你會很討厭它,再來你不習慣沒有它,最後你就離不開它了。《型男飛行日誌》想像你揹了這一個背包,慢慢地將家人、朋友放進來。當這些對白響起,我們就會知道這是哪一部電影。
而《我的少女時代》的那一句代表性對白──只有我們自己才可已決定我們的樣子。那個年代,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決定我們的樣子?能夠說出這種論調的人:不是大逆不道就是課業糟糕的後段班學生,師長都會認為他不受管束,當然也會認為他不再擁有未來,肯定不會有擁有良好的出路。倘若發生作弊、偷竊等行為,說出這種論調的學生都會優先受到懷疑,即便你是清白又無辜,可是師長依舊會要求你自首、認罪,這時你不得不承認自己課業糟糕的自己。
或許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很難想像老師能夠擁有如此權威,進入學校像進入軍隊。因此《我的少女時代》編劇曾詠婷地一句: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樣子。呼應了我們曾經歷過的高壓時代,為所有遭受碾壓的我們完成了一項電影的控訴,這項控訴代表曾受到壓迫,讓我們在曾詠婷的筆下獲得了吶喊。
納喊造就了共鳴,雖然我們已離開軍學高壓統治的時代,但會不經意地遺忘、忽略夢想中的模樣,透過編劇曾詠婷──再一次地找回我們自己,我們理想中的自己,屬於自己的時代。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華聯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