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電影史:文化共鳴比商業價值重要的《與狼共舞》

《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為1990年上映的美國電影,描述在1860年代美國南北戰爭末期,北軍中尉鄧巴(凱文·科斯納飾)與印地安蘇族的故事,電影的對白多使用蘇族語言,配以英語字幕,這在當時的美國電影產業相當罕見。

《與狼共舞》獲得七座奧斯卡(Academy Awards)金像獎,票房也大獲成功,象徵著西部題材在好萊塢的復興。2007年,此片因為它『文化上、歷史上、美學上』的重要價值,被選為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National Film Registry)典藏。

英勇的鄧巴中尉,他在兩軍對持的戰線中間,騎馬奮勇出去挑釁敵軍,幸運的在槍林彈雨中逃過一劫,並被視為鼓舞士氣的英雄,雖是英雄卻有了想自殺的念頭。腿被軍醫醫好之後,他請求的獎賞是退出前線,改守西部邊疆。但當他隨著補給蓬車抵達邊疆營地時,卻發現此地早已被棄守,基於一絲希望,於是他單獨留守在該營地裡,並開始自己在荒野上打理生活,也與一隻狼結成朋友,鄧巴中尉的營地離一個蘇族營區不遠,他也逐漸發展出與蘇族人的友誼。

蘇族人中有一位會說英語的女子,鄧巴中尉後來發現她居然是被蘇族人收留的白人孤兒,隨著戀情發展,並加深了融入蘇族部落的情感。融入蘇族人後,不僅幫忙抵禦外武以及參加年度的獵牛大會,同時學會了蘇族語,使他獲得了一個印地安名,就是『與狼共舞』

《與狼共舞》的原作是麥可·布萊克(Michael Blake)1980年代的電影劇本,在1986年,凱文·柯斯納發現了此劇本的潛力,力說布萊克將其改編成小說出版,他認為這會增加其被拍為電影的機會,出版後,贏得了市場上的注目,柯斯納隨後買下電影版權並自導自演整部電影,麥可布萊克則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電影劇本的原作。

由於此片的成本預算為1500萬,後超支到2200萬,且延遲上市,同時因為劇情與英語字幕(在美國,若是英文語音的電影,通常不會有字幕)並不看好電影的商業價值。但電影上映後廣受好評,全球累計票房4.2億美元,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年度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音效、最佳剪輯、最佳原創配樂。

在1990的時代,已經是彩色興盛、電腦動畫興起的時刻,面臨多數商業電影林立,一部浩浩蕩蕩的《與狼共舞》傳出預算不夠以及不使用英語為主的電影,因預算而延遲上映,會使觀眾忽視這部電影,若上映時出現一部商業價值看似比較高的電影,那很有可能首週票房慘淡,如果首週票房不理想,那觀眾則不會討論電影,也就不會有話題,後續的票房只會持續低迷。再加上英語字幕相對不符合美國的觀影習慣,所以才被不看好,但是《與狼共舞》又以南北戰爭為出發,加上原住民與美國的領土意識,以及凱文·科斯納的影像美學,使觀眾引起了文化共鳴,扭轉了負面迴響、獲得奧斯卡肯定,以及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的收藏。

《與狼共舞》 導演:凱文·科斯納 編劇:麥可·布萊克 演員:凱文·柯斯納 來源1990 MGM
《與狼共舞》
導演:凱文·科斯納
編劇:麥可·布萊克
演員:凱文·柯斯納
來源1990 MGM

Join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