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克.勞倫斯,談表演的特別人格

馬克.勞倫斯(Mark Rylance)這位演員於近期才在台灣受到關注,不論是《間諜橋》(Bridge of Spies)或是《吹夢巨人》(The BFG)皆是近期在台灣相當知名的作品。透過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對於故事的掌握,以及馬克.勞倫斯的表演使《間諜橋》與《吹夢巨人》不僅幽默、精彩,更是能代表自己的作品。

如果談到馬克.勞倫斯的表演,其實每一位演員都存有一種相當特別的人格,這種人格不一定會被發掘,有得運氣很好,可能因為一個角色、一個動作、一個鏡頭,就挖掘出那特別的人格,若用它來演出,大概就可以得獎、演出所有角色。

雖然這個觀點似是而非,倘若我們回顧歷屆最佳演員,其實都有這種特質,然而馬克.勞倫斯的特別人格則是像被史蒂芬·史匹柏挖出來的,所以他也拿下最佳男配角。這也還算好,因為有更多的演員,他的表演生涯已結束,卻沒有發掘出。

馬克.勞倫斯確實無庸置疑地相當精彩,尤其是演出《間諜橋》時,那近乎沒有表情只有神情的狀態,就足足代表冷戰期間諜報所存在的猜疑,而這也解釋為什麼演員不太會演,會導致故事不真實,或無法感受到影像的核心,因此選一位好演員或許比一個選一個好故事還來得重要。

如果我們比較馬克.勞倫斯在《間諜橋》與《吹夢巨人》的表演,其實這會談到相當細節的層面,並且不太好理解,畢竟表演有時非常空泛。若談到比較廣泛的概念,相對比較具體,也是今天想聊的主題:

其實勞倫斯在這兩部電影的中演出相當雷同,他在自己的族群中並不亮眼,不太會引起注意,但是獨具智慧,看清事件卻沒有能力改變。最後因為主角的影響而改變了狀況,而這個設定也能同時在《間諜橋》與《吹夢巨人》中看到,雖然勞倫斯都演出配角,但是他才是主要推進故事的角色。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電影因為一位相當搶眼的配角,而完成整部電影的演出,馬克.勞倫斯就是一位相當好的典範,再加上兩部電影的角色特質相像,雖然差距不大,但是概念上仍然不大相同,一個是俄羅斯間諜、一個是友善、並將美夢吹進大腦的巨人。

馬克.勞倫斯依據兩位角色所展現的角色特質,皆有角色的自我,但難得可貴的是:勞倫斯沒有改變表演的方法與技術,他使用了史蒂芬·史匹柏所挖出的人格,演出兩位角色,所以才能各俱韻味,並且成功地表現故的整體與架構。雖然角色設定不同,但演法相同,如此是否也表示馬克.勞倫斯不在史蒂芬·史匹柏的電影演出,就無法使用特別人格來詮釋角色?

我想……不一定。準確來說,這個人格能幫助詮釋任何角色,但會碰到一兩次不盡裡想,不過影史中似乎沒有這種情況,特別人格得來不易,它無法複製、轉移,雖然可以被模仿,但真正靈魂也只有本人才能展現,當馬克.勞倫斯不斷使用這種人格演出──就跟影史一樣,一種人格,什麼角色都能演。

Join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