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催眠:這真的是我看過最催眠的分鏡

我想對於電影,我們一直都是坐在戲院的座位上,我們不曾使用其他方式來看電影。而坐著的我們總有一個相當習慣的觀影模式,透過分鏡、劇本與演技的組成來養成我們的習慣。

對於相當習慣於好萊塢的我們,相對來說:我們很難去習慣歐洲電影。我們可以試想一下:除了盧貝松以外,我們還能說出哪一位歐洲導演?甚至把範圍縮小,我們說得出哪位法國導演?

或許依照台灣的習慣可能連好萊塢的導演也說不出來,但這並不是真正的要點,重點是,我們是否能夠將一部電影完整地感受?

對於觀影模式來說,我們對於不太常看見的電影,其實那是一種不舒服的過程。進而導致了我們間接扼殺了好電影,只因我們不習慣,我們也可將其稱之為電影的種族歧視。

這時我們需要一篇影評把我們的習慣放輕,去觀賞那些我們平時不太關注的電影。

《催眠》這是來自於瑞典的電影,這部電影導演曾得題名過三次奧斯卡,依照我們的觀影習慣,大概會很驚訝!

為什麼他會製作出一部相這麼糟糕的電影。所以我才會說我們要把習慣放輕,這是導演的電影的絕佳概念!

首先這是一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我們可以知道兩件事:

第一我們可以知道這種分鏡來自於小說的氛圍,依照作者強大的敘述,將所有情境地敘述控制在一個被引導卻不會反抗的情緒,這聽起來很像是催眠。

第二由導演將小說的劇情全部加以提升、強化,所以我們會看到:導演刻意利用引導卻不能反抗的分鏡,使觀眾進入一種這項畫面的連續,不會斷裂的情緒,在這個分鏡中,我們不太能去選擇要去看什麼,只能透過導演規劃的攝影機運動去觀影。

因此這是一種催眠的分鏡!

我有相當喜歡的法國電影,但喜歡會依據我的習慣去挑選,因此《催眠》雖然我不習慣,但是我盡量放到最低。我認為:這是導演對電影有高度掌握的能力,才會有《催眠》的呈現。

觀看其它影評請點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Join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