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人生】我的希臘甜心:擺脫我們熟悉的神話希臘

我在「鯰魚很驚奇」中,提到獨立創作是一項在電影工業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因為編劇、導演、演員如同作者去完成他們心目中的作品,這件作品可能不是所有人樂見,但這絕對是創作者本身,盡心盡力完成又熱愛的作品。他們對於自己作品的訴求、觀感、宏偉程度皆在他心中的水平,他透過這個作品來得知他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概念,但是,作者本身更會希望我們透過作品瞭解訊息之外,會更加希望我們看到作品的核心,以及他心中的那把尺。

這很難達成,更何況在不太重視創作者的本身的台灣。然而,還是有少數人能希望大家都去關注作者,沒有他將不會有作品。這一點眾所皆知,但好像沒那麼在乎,在編劇人生定位成電影個人媒體後,也意識到獨立創作的重要。寶米數位即將發行的電影,就是一部獨立創作的好電影。

這是一部刻畫現代希臘狀況的社會寫實電影,其中,很特別的是:主配角都被設定為阿爾巴尼亞人,他們在希臘出生,但都不具任何國籍,滿18歲以後很可能就被驅逐。這是編劇為了講述希臘社會的寫時情況,又為了加強劇本的寫實程度,為此將主配角兩人設定為沒有國籍的希臘人,而展開一段奇幻的尋父之旅。

我們最熟悉的希臘,大多都為希臘的神話,而這些神話也不是真的存在,可以解釋成當時的宗教信仰,更何況我們所看到的神話電影,皆由美國拍攝,換言之:台灣對希臘可以說是完全不瞭解。

我想我們能夠透過希臘電影的的框架來來得知希臘面對的問題,尤其是在希臘破產之後,電影產量銳減,也使希臘的電影面臨革新的階段,所以「我的希臘甜心」算是能夠看見一個我們完全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

台灣向來都習慣看一種電影,並非是商業電影,而是一種我們在知道一個問題後,很習慣會去要求一個標準答案,對於沒有問題的答案我們會相對的感到不適。這是從小教育帶給我們的深層刻寫。對於一個答案不是那麼明顯的題目,便會持續要求答案出來為止,其實,這大大降低我們對於真實的理解力,因為有許多事的答案就是如此曖眛不明,我們只有去接受這種事實。

而編劇為了強調出其寫實特性,將一開始便設計好的情節慢慢帶到電影尾聲,不斷地為劇情貼上新的線索。這很好去指引觀眾,能夠很流暢地前往下一個情境。

在尾聲時並沒有告訴觀眾一個相當明確的答案,也沒有非常模糊問題,唯一最清析的就是這對兄弟相處的過程。弟弟是一個同性戀,在希臘,大概也因早期神話信仰,同性戀一直被鄙視然而不見同性戀減少。身為阿爾巴尼亞人又是同性戀,只會倍受歧視。哥哥為快滿18的青年,將弟弟遠放在雅典外的克里特島,遠離岐視很重的雅典,一個人支身在外的阿爾巴尼亞人,生存是他每天都面對的難題。

展開尋父之旅後,他們不斷面臨著一個個現實的問題,反映出目前希臘對於社會邊緣的相關措施。法律已不友善的,又加上了舆論暴力的,邊找邊逃的兄弟,在這一趟旅程中都有了成長。

在面臨電影革新的希臘,獨立創作應該會成為主流,當一個產業不太有錢之後,便開始著手身邊相當易取得的資源,社會寫實剛好符何其重要的元素,慢慢拍出一個很真實的希臘,也算是給世界一個機會去瞭解希臘的現況。它雖然美,很適合渡假,人文也令人著迷,但有多少在希臘出生的人能享有這些?「我的希臘甜心」擺脫我們熟悉的人文,看見社會的真實。

觀看其它影評請點

3 comments

Join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