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這篇文章很難不提到自己創辦編劇人生的經歷,我記得那是在我大學的時候,我得知youtube舉辦了一個比賽:「你的電影節」主審是大導演雷利‧史考特,副審是麥可‧法斯賓達。
我很快地找到一位朋友,他很有興趣與我一同製作一部微電影,去參加比賽。當時,兩個人包辦了所有事務,一個導演一個監製、兩位演員、兩個人的攝影組、兩個人的道具組、兩個人的場務,而我們只有一位編劇。
雖然這樣寫會使大家認為編劇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職務;然而我是編劇人生,編劇剛好被編劇人生推崇,我說這是巧合,誰會相信呢?
雖然我不像《星際效應》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從11歲就知道自己要拍電影,也不像《出埃及記:天地王者》的導演雷利‧史考特在9歲時拿著一台錄影機跟50元美金便開始製作第一部電影。我比這兩位導演晚了十年才跟電影邂逅,但我很開心我有與電影的第一次。
我確實寫了幾部劇本,也寫過小說,因此,我想我對於故事創造者應該是最能體會的。我非常高興自己能夠有這一項能力去撰寫一篇又一篇有的影評。我認為電影──導演是利用影像在跟我們說故事,那編劇就是用文字在與我們說故事。
編劇,我們可以看成一位在寫不同於我們熟悉小說的電影工作者,劇本最大不同於小說的是:看劇本與看小說的人不同,劇本通常是給演員與導演看的,而小說則是給讀者們閱讀。
也就是說小說的所有敘述,在劇本都會精簡,因為功能不同。導演要導出畫面,並依據劇本上的敘述來規劃分鏡,演員則是透過劇本來使自己進入角色。那編劇該如何寫劇本?
劇本要給兩類專業人士看,因此,編劇須非常熟悉劇情的導向與過程,應該可以解釋成:編劇是能遇見所有橋段的創造者,從一開始的畫面開始就代表劇情已開始流動,直到最後一個畫面。
因此編劇就像導演一樣,當要寫劇本的那一刻開始,編劇將不停歇地為劇本燃燒。編劇在走路時、就寢時、談話時、寫劇本時、看別人的作品時,都會不定時有靈感,那時編劇便會將它寫下來,以便對劇本的幫助。
劇本是屬電影的前置作業,如同分鏡表一樣,在撰稿時,編劇會不斷為劇本思考、創造,沒有一刻停歇。有時編劇會因某一個劇情完全停滯而焦躁、憂鬱、暴怒、失眠,甚至會需要長期的精神藥務物來控制精神狀況,當然也有因此而自殺的情況。
編劇向來都是承受龐大壓力的職業,劇本寫不好,電影就不精采、劇本沒寫完,電影便完全停滯、劇本無法賺錢,電影公司將不再需要你的文字。而話說回來,電影工作者那一位不是這樣?看看導演與演員,那一位不用面臨到上述狀況?
電影工作者不是瘋子,是一群相當熱愛電影的人!然而,這就是他們的電影生活。
觀看其它影評請點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