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法國『電影手冊』創辦人之一,二戰後西方最重要的電影評論家、理論家,被譽為『法國影迷的精神之父』『新浪潮電影之父』『電影的亞里士多德』巴贊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發表的一系列高質量的電影評論,集結成四卷本『電影是什麼』已成為電影理論史上的經典著作,是二戰後現實主義電影理論發展的一塊基石。巴贊推崇現實主義美學,發現並闡述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導演的重要價值,闡述了蒙太奇與景深鏡頭在電影語言中的重要性與辯證關係,提出了長鏡頭理論,豐富並總結了作者論,在巴贊與『電影手冊』的推動下,法國電影在二戰後興起了新浪潮運動。
巴贊從小天資聰慧,15歲就以優秀的成績高中畢業,比其他高中畢業生都年輕。巴贊的理想是從事教育工作,於是他決定報考高等師範學校。當時法國僅有79所高等師範學校,都需要經過嚴格的會考,當他被父母送到聖·克魯高師時,校方以健康原因婉拒,但真實原因是巴贊的年紀太小。在接下來的備考時間中,巴贊主要在凡爾賽圖書館裡,大量閱讀西方藝術史和文學,以及哲學,這時巴贊的志趣已經轉移到文學和藝術上。1938年,年僅20歲的巴贊以第7名的成績一次性考取凡爾賽的聖克魯高等師範學校(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Saint-Cloud),開始他的大學生活。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讓巴贊深受打擊,好朋友們參戰了,而他必須繼續學業,對戰爭的失望和困惑,以及個人的無力感,使他產生深深的自責。他在畢業的教師資格考試中沒有及格,迫於生活,他進入文學沙龍工作,並在那裡創建了他的第一個電影俱樂部,由於經常邀請《精神》(L’Esprit)雜誌的影評人羅傑·里納爾(Roger Leenhardt)為講座演講,他認識了里納爾,並通過里納爾和他的影評專欄,巴贊開始了解電影。里納爾的叔父是一間小電影院的經理,因此,這兩個人得以在壓抑的戰爭期間,每天與電影度過,巴贊也在這裡學會了電影保存和放映技術等。每次看完影片,巴贊都要與里納爾進行討論和交流,他們的討論從音樂到布景,從剪輯到人物,在無所不談的形式中,鍛鍊出巴贊出色的即興討論能力。在認識里納爾之前,巴贊幾乎對電影一無所知,1年後,通過主動的了解和學習,巴贊已然成為里納爾的老師。
二戰結束後,巴贊在參與創建『廣播電影電視』(Radio-Cinéma-Télévision)周刊過程中,認識了後來成為著名導演的法蘭索瓦·楚浮(François Truffaut)並成為他的精神之父和監護人。
我們能透過半自傳的《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看到楚浮年幼時期的迷網與惆悵,同時也是獻給他的導師安德烈·巴贊,因為16歲的楚浮被送進不良少年教養所,經由巴贊的保釋與扶植才接觸了電影,隨後展開了電影生涯。
圖片來源onemovie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