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項很特別的問題,我們似乎對於一部電影的定位,基本上應該不太可能去多作任何解釋,或許不能說解釋。也許說我們不曾想過這項問題。當我們看到一部電影上映,只要我們喜歡,那就進戲院看電影,不太會有多一層思考。
這樣的行為流程如同我們因飢餓而去尋找食物一樣的簡單、直接。如果飢餓是人類相當原生又基本的需求,那對於影視產品,我們是否會像如飢餓般一樣原生又基本的訴求呢?現在想想這的確是一個非常難又有趣的問題。
我們時常會探討哪一位導演的分鏡很棒,足以讓我們以導演本身去觀賞一部電影、又或者哪一位編劇的概念很美,他的文字完整超越導演的概念與演員的詮釋。然而,這兩項得探討次數應該也不太可能高出演員的次數,或許將導演與編劇的次數相加都還不及演員。
這時我們就會展開一系列得討論聲浪,來為喜歡的演員捍衛和平。應該說捍衛這位演員的和平,捍衛演員名聲的和平,捍衛這位演員的名聲和平,捍衛這位演員被我們認知的名聲和平。
如此聽起來導演與編劇應該也會有觀眾捍衛他被我們認知的名聲和平。捍衛和平,我們可以想成以相同的模式但為不同的人或事。因此,我認為捍衛的順序應是:電影、演員、導演、編劇。
或許你會好奇編劇怎麼被擺在最後?那我只能跟你說:這是一個常態,編劇在電影中的性質較難被觀眾注意到,除非你是相當注重劇本架構的資深觀影人;否則,編劇搬上桌面、打開話題次數真的不多。
電影非常主觀,我們喜歡的項目、人物也會隨之主觀,如果談到我們喜歡的演員並且去捍衛,那我們一定都會因這位演員的定位而喜歡上他的演技,與他曾出演或即將上映的作品。而這也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問題。
相信各位一定都有聽過矛盾的故事,一把什麼都能刺穿的長矛與一個什麼都能抵擋的盾牌,當被要求長矛刺向盾牌時,到底結果會如何?現在,我們來聊聊主題:是演員幫電影定位還是電影幫演員定位?
我們在《一夜狂奔》看到的連恩‧尼遜是否很像《即刻救援》中的那位角色?我相信大家都能發覺這是兩部很相像,但當初到底是如何讓連恩‧尼遜接下《即刻救援》系列作。並且又能如此成功?
那是連恩‧尼遜奠定《即刻救援》還是《即刻救援》奠定連恩‧尼遜能夠飾演懸疑動作電影?或許我們可以說:因為電影公司獨具慧眼,找到連恩來飾演這位絕對不會身亡的權威動作演員,又或者我們裁定連恩以演技活躍了這位角色,使《即刻救援》系列作擁有佳績。
是前者還是後者,這就乎應出矛盾的故事,到底是連恩演技精熟帶動電影票房,還是電影加注了連恩精彩。我或許可以寫兩百頁的一本書來探討這個問題,但如果你真的看到這種電影相關的書籍,那我相信它的結論是:「到底是連恩救援電影還是電影即刻連恩?我們只有期待他的下一部電影,才會有解答!」
如果你真得有看到以這種內容為主的書籍,那還去買一張電影票吧!買這本書還不如去看一部電影來得實際。
而在接下來即將上映的《金盞花大酒店2》這部改編於德柏拉‧馬卡琪的作品《金盞花大酒店》是一部相當溫馨的電影。約翰‧馬登導出每一位角色在酒店中的際遇,我們能從編劇奧利弗·帕克的橋段設中發現溫馨,每一個分鏡都沒有負擔。
而橋段的雕琢與編寫,那是奧利弗·帕克給我們的飽滿、豐富並且讓所有角色不斷的碰撞,才有如此滿足的溫馨。而《金盞花大酒店》的溫馨是因為朱帝‧丹契與瑪姬‧史密斯的演技加持,還是奧利弗·帕克與約翰‧馬登的劇本與分鏡讓兩位資深演員能夠發揮演技?
這真是一個很耐人尋味但又浪費時間的問題,可是也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可以在看完一部電影後跟身邊的好友討論看看,這會為你們的觀影後的過程更富趣味。
因此,我想這篇文章的結論──就算我們多看了一萬部電影,我們應該也不會有答案,如果有的話,那應該也不會有「矛盾」一詞。但是我們卻因此進戲院看電影,這是僅屬於觀眾的幸福,那倒不如放下這個矛盾,享受幸福吧!
觀看其它影評請點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