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人生】暗殺教室:相當奇幻也經典的改編作品

每一個國家的電影不大相同,歐洲電影的節奏比較緩慢,美國的電影因商業考量較多,所以較快的節奏與絢麗的設計將會成為主要。然而日本的電影則有自己的步調,相對而言:日本的電影節奏也偏慢,以及時常於評論中提到的日式特點:拘謹。這大概與日本的文化息息相關,我們能夠從各個電視節目得知日本的社會風氣相當拘謹,社會文化將每一位居民框在嚴格的標準中,因此《暗殺教室》便兼具了拘謹與日式的經典。

當我們提到日本的電影就不得不提到日本電影教父:黑澤明。這位日籍大導演的作品為日本的電影打開了一扇大門,推廣了日本的電影工作者,至今才完成最近相當知名的《深夜食堂》《紙之月》當然還有之前改編成舞台劇的《死亡筆記本》近年來,每一部日本出產的電影都再再表示了黑澤明於日本電影史的重要,而他的地位仍無法取代。

黑澤明的作品就如同多數成功的電影工作者,每一部電影都成功拿捏了藝術與娛樂的平衡,因此我們能夠深度解析《七武士》與《羅生門》當然也能輕鬆觀賞上述兩部精彩作品。現今,日本電影的發展蓬勃,將漫畫與小說改編成電影的形式也成為日本電影相當重要的一環。

因此《暗殺教室》的改編似乎已經證明日本電影的發展來到了相當盛行的階段,雖然與我們熟悉的美國電影不同。但確實是非常經典的日式商業電影,不論是動畫或電影特效的運用,都再再顯示出日本電影的獨特韻味,並且我相當配服《暗殺教室》的殺老師的創作理念,使用黃色與章魚的形態做為貫通整部故事的核心人物。

若我們單單從電影上來解析,那得出來結論將會相當受限。但是《暗殺教室》的改編,能夠非常明顯地感受出導演抓住了原作中的奇幻,使那一位黃色、章魚形態的殺老師保有了完整的神秘感,同時表達出對日本社會的控訴。我們能夠在日本多數作品中察覺經常使用的題材,而《暗殺教室》也不例外地架構在國中,同時是一群學業不佳的學生,殺老師的介入便展開了故事。

日本與台灣都擁有升學壓力,如果學業不佳,將會受到同儕於教師的鄙視。這點雖然在台灣並不明顯,而此現象似乎為日本令人詬病的社會常態。因此《暗殺教室》利用殺老師來詮釋種種被詬病的控訴,不論從教育體系或階級制度,皆乃《暗殺教室》地概念之一,如此就能呼應出為何要以章魚形態做為主要理念。

章魚的觸手非常多,因此能夠觸及的項目相當多,以觸手來代表見多識廣,聰穎與身手矯健於一身的代表,教導一群受到體系與階級欺壓的學生。將各項領域的知識與經驗傳授給這群學生,顛覆了眾人的眼光,如此便忠實呈現日式經典的一環。其中能夠貫穿整部電影的黃色章魚形態的殺老師,便為日式經典加上了現代式的奇幻,如此便推展出《暗殺教室》的成功。

觀看其它影評或發現電影生活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采昌國際

Join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