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新聞不太會去報導,我們不熟悉的角落,就算那是一個我們應該知道得真相也是一樣。這或許多少都反映出我們國家特有性質對於真相的漠視。然而,我們還是有機會能夠看見:我們應該要知道得真相,那個機會就是──電影。
我常常在影評中提到《雨果》的對白:電影是一個巨大的框架,那個框架裝載著是夢想!真相不是夢想,那為什麼我們會看到這相當沉重的事實?
我們可以這麼想:這個沉重的真相,是導演或編劇不斷地想告訴各位,他們已忍無可忍的故事,如果我們把真相看成一則很長的故事,那其實就有劇本的雛形。
我們對於這類的寫實電影,向來都不是相當容易接受,因為我們不習慣故事會這樣前進,但是這類電影最迷人的就是刻劃大時代的小人物,有很多觀眾觀影後會有相當直接的共鳴。
因為這部電影直接反映出他們的生活,這也是一種電影生活,只是一種並不樂見的生活。雖然我們不太習慣於接受寫實電影,但這對於我們來說能對電影有不一樣的見解。
《柏林零下7度C》的開始便導出故事的核心,他們要前往德國尋求政治庇護,整部電影的色調都非常灰白,就連來到德國,也是一樣的色調,我想這是導演想告訴我們:這是幾乎沒有色彩的一群人,並且導演對於灰白的拿捏相當準確。
對於面臨到沒有國家的大時代中的小人物,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是:編劇想要刻劃的是大時代小人物的生活;還是大時代對小人物鞭笞?這不完全取決於我們對電影的感受,而是頃向於編劇在劇本中的堅持。
我們可以看到編劇是想刻劃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的生活,這不同《纏繞之蛇》因為在許多橋段中,那都是編劇都優先將敘事的特質擺在第一優先,我們可以看見這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因為這是寫實電影的特性。
編劇把一個個橋段都寫好,再全部拼湊起來,才會看見《柏林零下7度C》的呈現。雖然可能會看見部分劇情是不連貫的,但如果這是一個在陳述真相電影,不連貫就對了。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什麼時候如同電影一樣連貫又順暢?
同樣強調於敘事的分鏡的電影《柏林零下7度C》不像《纏繞之蛇》運用大量的長鏡,來呈現出極度的冷調,對於不習慣長鏡的我們在看《柏林零下7度C》時不用擔心這項問題,因為導演把敘事的分鏡導得很蒼白但卻易於接受的呈現。
我想這是這位導演的風格,導演將劇情以非常蒼白的分鏡一幕幕的敘述,這也能呼應到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的生活,沒有色彩相當灰白。
寫實電影,我們的確不曾會作為觀影首選,但我會這麼說:寫實電影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去看見我們不曾看見真相,因為我們沒有好的新聞媒體,所以我們花費兩個小時與300新台幣去看見一個有個人色彩的真實報導。
雖然個人色彩的可會導致真相偏誤,但透過導演與編劇的報導,或許我們能更快的知悉它。《料理鼠王》的一句對白曾提到:真相很瘋狂,但它依舊是真相!
我想:看見真相是我們在看電影的旅途上,一個很好的景點,慢慢欣賞與體會,才能打開觀影的感性與性。
觀看其它影評請點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寶米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