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是一部1994年美國黑色幽默犯罪片,為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 )執導與編劇,故事則由塔倫提諾和羅傑·艾弗瑞(Roger Avary)構想。電影充斥著髒話、幽默和暴力,還以具有諷刺意味的非線性敘事來呈現,部分引用流行文化。獎項方面榮獲奧斯卡(Academy Awards)金像獎提名包括最佳影片獎等七項大獎,塔倫提諾和艾弗瑞贏得了最佳原創劇本獎。並於1994年的第47屆坎城影展(Cannes Film Festival)上獲得了金棕櫚獎。此外還因此振興了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的職業生涯,使他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提名,而山繆·傑克森(Samuel L. Jackson)與烏瑪·舒曼(Uma Thurman)則也分別得到最佳男配角獎與最佳女配角獎提名。
《黑色追緝令》的構圖成為多數電影致敬和模仿的對象,使多數電影工作者認為《黑色追緝令》是後現代電影的一個最佳典範。因其黑色幽默風格而受到『後經典黑色電影』的封號。
敘事手法為依序由三個不同的故事但實際上卻相互關聯的故事組成:第一個故事的主角為合約殺手文生·韋格(約翰·屈伏塔飾)第二個故事的主角為職業拳擊手布區·古利吉(布魯斯·威利飾)第三個故事的主角則是文生的殺手搭檔朱爾·溫菲德(山繆·傑克森飾)雖然三個故事的事件分別於不同的時間點發生,但它們以當中的部分片段交錯串連,並可分為以下七章:
序幕──餐廳
開頭──文生·韋格與馬沙·華勒斯的女人
文生·韋格與馬沙·華勒斯的女人
開頭──金錶
金錶
邦妮事件
尾聲──餐廳
其實將一部電影的故事分成章節來進行,這點比較常在舞台劇看到,並且每一個段落都有相當明顯的節點。節點的概念就像我們時常用到的逗號、句號、問號,不過差別在於──標點符號比較像文章的情緒;而節點則是劇情的暫停或結束。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電影,劇本的寫法已大多走向情節拼湊來完成、組織一個故事。這樣也不是不好,相對章節的手法來說:情節拼湊能很快速的進入主題,寫起來的時間也會比較短。
但章節是的寫法就相當要求劇情的邏輯與系統,每一章的安排都必須巧妙分配,故事中的人、事、時、地、物要有良好的關係,同時還要考慮故事的情緒起伏,該高就高、該低就低,再加上角色的存在必須要有鮮明的意義,盡量不要讓一個角色說了一句話後就沒戲了。總之,章節手法需要花比較多時間來思考劇本細節與主軸,這種方式相對困難,所以僅有少數編劇會使用章節來寫劇本。而昆汀·塔倫提諾相當難得地擅長這類手法,他對於故事的組織邏輯能力就像一位建築師清晰,因此故事才能涵蓋幽默、諷刺、暴力,如果故事需要一個好劇本,那《黑色追緝令》是一個相當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