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問過許多人:電影在你的生活中扮演著什麼角色,站在什麼地位?雖然每一個答案都不太一樣,但這也反映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或許「在電影前人人平等」這句話可能會把電影過於宗教化,其實,我們還是能夠透過電影發現一個我們不曾想過問題。
每部電影能夠帶我們的感受都不同,如果我們把感性開到最大,那我們能獲得感受當然也會最多,而電影後帶來的負擔也變大。這樣聽起來電影不是一項純粹娛樂的產品。
一直都不是!!
電影的確給了我們很多,尤其是在娛樂這個項目。但我們不曾想過在這些電影的背後,到底──花了多少心力與成本,去製作一部又一部風險很高的產品。如果我們就以成本來看,把票房減掉預算就是這部電影的收益,簡單來看確實是這樣。
但是不去太探討電影收益問題,而是去看電影本身的內容,那我們真的只有得到娛樂而已嗎?
雖然這個問題會談到許多文化層面的問題,然而這些問題是我們一時之間很難解決,可是我們真的可以去試想:電影的製作要跨過多少關卡才能放到銀幕上,使觀眾看到如此成品。
一部電影的製作至少也要一年半,從劇本概念核准、編寫劇本、策畫分鏡、演員熟讀劇本、拍攝、後製、行銷、上映,至少也要一年半,而且還必須是順利作業,才能在一年半的時間就上映。
如果,我們能夠養成一種習慣,在看完電影後我們去稍微看到一些電影的背後,或是了解編劇、導演、演員的一些特色,似乎就能看到電影的另外一層。這是另外一個流程,我們先看電影,電影給予我們衝擊、感受後,再去了解些許的背後,使電影給我們的更全面。
電影能夠帶給生活什麼?我想這取決於每一個人都生活形式,不會有任何一個人獲得同樣的感受,也不會有任何一個人沒有感受。這就是電影真的帶生活的不變定律,我們無法去量化、定義電影帶給我們什麼,但電影就是能帶給生活一種只有自己才能體會。
體會到什麼,那就要看你自己了。當看完大衛‧芬奇,你覺得電影能夠帶給生活什麼?
觀看其它影評請點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