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人生】為何《紳士密令》的時代如此真實?解析蓋·瑞奇的寫實風格

電影最早的用途其實不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形式,當時因技術不普及,每秒能夠記錄的畫面張數並不多。如果要談起第一部電影的出現──這可能沒有絕對、肯定的答案。回顧電影史,的確能夠從中找到大量的線索來探討電影的起源,我們大概都會認為全世界第一部電影乃:一台火車駛過車站地黑白影片。不僅沒有聲音,篇幅也相當短。

當時沒有現在的電影概念,多為紀錄事件。隨後因卓別林與巴斯特·基頓與多位創造古典好萊塢電影的編劇、導演、演員在電影慢慢加入了故事的概念,使觀眾發覺:看戲不再僅僅是真實舞台,而是能透過攝影機的紀錄,放映一齣完整故事。同時能大量減少因為臨時的狀況而停演的情形,過程中不再需要固及全場,僅需要顧及銀幕與放映機。電影的出現,不可否認地給予社會帶來莫大的改變,使人民多了一項娛樂可以選擇。

我們能夠從諸多小說與著作想像那個年代,但是電影幫助我們把這個過程優化了。電影幫助我們想像過去的時刻。因此,現行的電影才會有如此注重細節的程序,小到畫面中的水杯,大到畫面的整體,因此,如何時時刻刻地保持電影中的真實──非常依靠導演對於時代與真實的兩大概念,不同的導演製作出來的真實當然也會不同。

以《福爾摩斯》系列作完整展現自身導演風格的蓋·瑞奇,對於重現近現代,蓋‧瑞奇有他獨特的風格。其中最鮮明的特點為:讓整部電影的色調銳利。雖不會銳利至令人不舒服,但瑞奇的畫面相對更加能給予我們視覺衝擊。並非是透過海量的特效與動作設計來吸引我們的雙眼,他利用銳利度衝擊觀眾。這種形式就像廚師刻意調成稍重一點的口味,衝擊食客的味蕾,使他們記住這個味道,以此提高回客量。

但是觀眾的口味僅依靠加重仍難以抓住,並且蓋·瑞奇讓畫面銳利主要原因不是為了突顯視覺衝擊,而是還原時代的真實。同時因為地理及歷史因素,使用偏冷色系的方式呈現電影地色溫,如此便促成銳利、冷光地畫面,完整地還原了時代,與暖色色溫、刻意沖淡色調的形式展現出了另一種方式來展現時代感。

我認為這種方式很好,也很喜歡。因為我們想像過去的映像會隨著進步而改變,如果有一部電影講述的是五十年後的人民回想現代,那我們必須要以未來的模式來思考。於此也就代表──這是非常困難的工作。想像未來的自己,以那個想像來回憶現在與我們直接拍攝現代,兩者會有相當大的差異。

如此,蓋‧瑞奇完成的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構成,而是一項再製,他將那個時代以現代、我們較容易理解的畫面呈現。這一點其實相當難以做到,因為不僅要保持時代還要顧及現代的思考,所以蓋·瑞奇的風格便是將近現代與現代兩大概念綜合呈現,不僅能還原真實,更附上一層鮮明,讓我們能快速地認知時代。他以銳利締造沒有距離感的過去,這點不僅僅是《福爾摩斯》系列作,在《紳士密令》更是突出,如此強烈又銳利的時代感,也敘述了蓋‧瑞奇於分鏡上的風格與成功。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collider

Join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