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人生】世界大對戰:這是一項非常棒的創意

好萊塢採用小說或已出版著作改編的電影,近年的數量越來越龐大,不禁讓人好奇,好萊塢是否持續缺乏編劇撰寫劇本?之前美國編劇工會公布了一項數據:目前已註冊的劇本高達65萬部,如果有被使用或購買,編劇才會收到後續的利益。因此現在的好萊塢並不是缺乏劇本與編劇,應該說缺乏的是:具有高度商業潛力的故事。

如果我們回顧《星際大戰》與《魔鬼終結者》及《異型》這些作品,每部都有延伸的系列作,並且不是一部兩部,而是一個系列又一個系列的產出。能夠延伸如此多系列作,當然最主要的原因乃首部曲或第一集非常成功,讓多數觀眾喜歡該電影,締造了廣大的觀眾群後,電影公司不太可能不使用這項成功的經典。

我們能夠在早期的電影中看到經典是受到哪幾部經典影響。例如:電影史中非常知名地《2001:太空漫遊》這部佔有一定的地位的作品,不僅影響了知名導演諾蘭的《星際效應》以及訴求畫面美術地雷利‧史考特於1982完成的《銀翼殺手》以及一部締造狂潮的喬治‧盧卡斯,更是在1970完成《星際大戰》上述三部皆受《2001:太空漫遊》影響。不僅成果相當顯著,劇本擁有一定的商業潛力,也電影公司將會優先拍攝的作品。

《世界大對戰》的創意來自一為短片導演:帕特里克·吉恩。那是一部長度不到三分鍾的短片,我們在短片中看到的是《世界大對戰》的種種橋段,換句話說《世界大對戰》便是將短片的的創意完整放大解釋,同時以電影公司的預算和呈現方式,皆完整加注了短片的特色。

短片中呈現的動畫略帶些微粗糙,但一部短片導演能夠做到如此成就確實相當不容易。然而,這點受到《世界大對戰》的優化,粗糙與瑕疵不僅被補足同時更完整,好萊塢動畫的團隊使這項創意成功地放大於銀幕裡,讓短片中每一項創意皆圓滑也擴大,完整除去了原作中的可惜,可惜這項創意只有三分鐘。

然而《世界大對戰》的架構對於觀眾可能相對較陌生,畢竟電影中使用的橋段以及出現的歷史人物都是1980年代的產物,以此回歸了歷史背景,例如:出現在電視上的雷根總統,與魯德(喬什·蓋德飾)陰謀論的設定。陰謀論我們可以視為一種根據薄弱的狂想,然而《世界大對戰》本身就是一部有趣的狂想,外星人入侵,讓世界遭受電玩般的襲擊,如此,再加上陰謀論的設定,便讓《世界大對戰》更加玩味。

帕特里克·吉恩的原作經過大銀幕的轉化,這應該少數電影比原作成功,或許我們對於《世界大對戰》迴響與喜愛不是如此龐大。然而,短片使用概念已經說服我們好的創意應該如何運用,但礙於短片的篇幅,所以很可惜地沒有將這項創意擴大發揮。因此,讓《世界大對戰》完成這項遺憾再適合不過。

小精靈、大金剛、青蛙過河,都再再帶我們重回了那個年代。一群同學相約,來到電玩世界,換了代幣,選定機台向最高分挑戰,這項細節在《世界大對戰》更是仔細地呈現,同時《世界大對戰》似乎隱約了回覆那些在詢問:打電動未來能夠做什麼?打電動未來能夠拯救世界!這是《世界大對戰》的回答,並且利用了幽默的方式。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索尼影業

Join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