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人生】雙城戀習曲:歌舞、宗教、壓力、印度

在三個傻瓜後,我們是否打開全新的電影視野?

就算有應該也很狹窄,但是我們真的得到的是對於一個國家的認知,我相信在《三個傻瓜》之前,沒有人知道印度是一個讀書壓力極大的國家,而且讀書以及其他多項目的,皆是希望父母能引以為傲,不斷地去觸及父母給的目標。

如此看來,印度的教育導向為他人而活。跟我們國情有極大不同的印度,他們生產的電影,是否能夠被其他國家接受,這一點,一直是印度電影長久以來都沒有外銷的原因,相對的;也不會引進其他國家的電影。因此,如果身在印度,將看不到漫威的電影。

然而,印度至今還是全世界電影產量最高的國家,一年的電影產量超過過一千部,平均一天能夠產三部電影,對於一項多工的影視產品來說:這種產量的確不是一般國家能負擔。

所以可想而知:印度的電影幾乎只能在印度當地上映。對於我們而言:印度是第三世界,那是一個我們完全不瞭解的國度,對於印度教仇視的回教相對知悉多一些。然而,在《三個傻瓜》後,打開我們對印度的大門,而《雙城戀習曲》能看得更清晰。

《三個傻瓜》是一位印度的作家的小說,《雙城戀習曲》也是由小說躍上銀幕,這兩部作品來自同一個作者。如果從文學的角度去切入,這是作者給社會的破口,從他的小說中去看見自身心中的渴求,但因文化與宗教而被迫妥協,同時也反映出印度一直處於文化融合的問題。

在《雙城戀習曲》中,我們能看到編劇將劇本編寫的很準確又清晰,這是對原著透徹的了解,才能寫出這樣的劇本。這不僅僅是熟讀小說而已,而是將小說的每一個章節都有高度地了解,知道怎麼寫對電影最好,將所有的劇情放在最需要陳述部分。

我們能夠看到劇情推進是一項又一項得矛盾,不斷地給觀眾許多節點,雖然我們不會明顯看到劇情進行到哪一個階段。但是劇本所設停止點,非常俐落,沒有任何多餘疑慮,透過這些矛盾來增加戲劇感受。

我常常說用理性去看分鏡、用理性去思考劇情;然而,《雙城戀習曲》在劇情上的理性程度不向其他電影來得高,感性成分佔據較多。因此,我們用感性感受的橋段,相對比其他電影來得高,所以,感性不只適用在分鏡上,還要用在劇本中。

印度電影,一定會加入印度文化濃厚的歌舞,《雙城戀習曲》也不例外,可是明顯不同的是:《雙城戀習曲》的音樂走向現代化的編曲,加入西洋樂器;而不是完全印度地樂器。利用不同地樂器來演奏印度歌舞,放進電影裡,這算是印度音樂的新方式。

透過《雙城戀習曲》我們能看到,在印度要達到我們認為相當一般的目的,卻要跨過一項又一項的障礙,才能觸及它們最原本、最天真的想法,那是一段很漫長的旅程,然而在印度,就算發生了也不一定走得完。

觀看其它影評請點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Join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