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人生】因為他們才讓電影有了眼神!

一部電影的呈現,對於一位觀眾、電影工作者,可能會認為這是兩種不同的觀影模式。但不同的觀影模式,嚴格說起來:從電影開始至今,觀影模式的變更大概僅有3D或4D電影,讓觀影增加了一些工具。而觀影的本質並沒有改變,我們還是要進戲院,坐下,觀賞一部電影。

電影工作者也與我們一樣,他們也會進戲院,坐下,欣賞同業的精彩。如果真的要說其中的不同,則是他們比我們看到更多。導演會看到導演的畫面、編劇能感受編劇的文字、演員將發現演員的綻放、影評人則是每一項都會看到。而同為電影工作者的影評人,為什麼能看到全部?

每一位電影工作者都有他的目標,如果你是導演就要吸收大量的畫面、如果你是編劇則是閱讀你看到的一切、如果你是演員那應該要很會說謊。而影評人的目標就是看見──看見編劇、導演、演員正在作的事。我深信影評人的角色是一個篩選,當觀眾讀完一篇影評,他們不僅能獲得他們想要的答案,更重要的是看見一部電影的眼神。

眼神是我們在一般社會交際活動上行為表態,看到他的眼神,大概會知道他現在處於什麼情緒。時常因為眼神,使我們的生活增貼了不同的趣味。而電影映演時的呈現,可以看成一個人對著台下的觀眾演說,那這位演講者的眼神,就會非常重要。

電影演神的構成主要來自電影中需要的黃金三角,而其中相對重要的則是演員。講稿就是分鏡與劇本的構成,一位講者必須不斷地排練,在上場時才能達成他預期的效果,上場演講的那一刻,也就是演員入鏡準備演戲的時刻。

一段接著一段、一幕接著一幕,一句接著一句,眼神將更加動容,正在觀影的我們便會隨者演員的眼神跟著挑動,進入講者帶給我們的世界。如果要說到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瞞天大佈局》因為我很喜歡每一位角色散發出來的眼神。

演員們將角色完整釋放,我們能夠感受到演員釋放角色的媒介就是角色所散發出的氣場。而氣場要延伸至我們眼前就需要眼神。當我們與演員的眼神交流時,我們對電影的感受就像是我們面對了演員,雖然不是與演員直接面對面互動,但眼神就是能使我們喜歡這部作品。

當我們看著演員的眼神,發現這一部電影要帶給我們的感受。而我們對電影的感受也會因此而慢慢形成,更加的明顯、清楚地知道一部電影在我們的生活中的輕重,當我們看到了電影,我們會動容。我想這也是我們看電影的第一訴求,讓演員給與電影眼神,使我們為之悸動。

我們因喜歡一位演員而著迷,但我們似乎忽略了他的演技需要角色,因為演員給角色生命,電影才會有我們喜歡的感受,眼神使我們傾倒,電影的呈現便加注了眼神的張力,如此我們才對電影著迷。

觀看其它影評或發現電影生活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

Join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