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人生】痞子英雄 黎明再起:這是台灣電影歷史的一頁

台灣的電影目前都在進行悄悄的轉變,因為我們獲得了外資的幫助,自然能夠看到能夠浮上檯面的電影。雖然這不代表我們的製作團隊完整提升,但可以肯定的是製作上經費將變得比之前充裕許多,如果能得到大型電影公司的青睞,那就連團隊也能一併為台灣的電影注入生命。

「痞子英雄 黎明再起」相較於上一集,只能用全面進化來形容,第一集有太多瑕疵,就以劇本來說:編劇很明顯加入過多的主軸,寫到後來應該很難接續下去,並且我記得:第一集的劇情相當雜亂,沒有統一的系統規劃。或許可以說:編劇想創造龐大的作品,但又過於龐大導致難以駕馭。

所以在續集哩,編劇捨棄了原本已架構好的主軸,創造一條全新的故事線,並以少數細節當作簡單的銜接。使續集像一個全新又不陌生的故事。編劇意識到這項特點,重新編寫全新地故事,像這類相當吃重劇情邏輯的電影,編劇的比重會比其他更重一些,因此,沒有好劇本就沒有好電影。

如同上面所提及的,台灣電影接受外資外也得到製作團隊的幫助,使特效與所有動作設計完整昇華,雖然看到部分熟悉的場景設計,但是卻將「痞子英雄 黎明再起」綻放在每一幕需要使觀眾驚豔的畫面中。

最開始的飛車追逐、海港城的爆破場景、爆破程度的逼真、以及所有物件引用到畫面的流暢度、在雨中搏鬥、接近尾聲的扭打,每一個橋段都是精心設計的動作、特效,不僅屏除了上一集的粗糙感,每一個環節更加逼真外,導演利用鏡頭幫每一個需要獨立拍攝的物件做了良好的曝光。

使這些物件在「痞子英雄 黎明再起」的分鏡裡更加活躍,同時能彰顯出其畫面的重要及主題,並且能夠精準地抓住觀眾想要看什麼,與觀眾需要看什麼。

這是一項新的概念,導演能夠決定觀眾需要去看什麼,因此,如何從基本的設定中去開啟另一個玩味的空間,並且要能準確地引導觀眾進入那個空間,在這空間裡要給他們想要看的畫面。這相當難,然而導演非常成功第依傍劇本的形式去規劃出如此的流程。

當我在看的時候,我很清楚目前的分鏡狀況,也很知悉畫面上要敘說的情境,但是我卻不知道下一幕會如何變動。而這種感覺一點也不庸沉,那是一種能不斷打開興致的享受,這位導演能夠對自己的作品這麼熟悉,在台灣也是少有。

由於故事重新編寫,所以演員全部重新換了一輪。雖然主角沒有變,但配角卻換了一位,替換掉原本老老實實的黑道,來了一位自負甚高的警察,編劇的能力使這兩位在許多橋段中,都能看到相當有趣的交流。這位新來的配角,他的演技可以說是與主角處於同一水準,在劇情的設計裡,一個是動作、一個是思考,這使劇情的張力有更好的綻放。

痞子英雄 黎明再起:這是台灣電影歷史的一頁1

而在壞人方面,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壞人一定要找導演上陣?第一集是「不能沒有你」的導演,而「痞子英雄 黎明再起」就是導演本身上場演繹,雖然這兩位的演技的確都在水準之上,但為什麼會如此堅持?

「痞子英雄 黎明再起」劇本與分鏡都展現出著實的出色,演員也請到諸多演技精湛的舞台劇演員,不過劇組為了是使電影的核心更加明顯,所以將演技的水準放在一個標準內,將心力用在畫面中,如此我們才能看到台灣電影歷史的一頁。

觀看其它影評請點

Join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