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人生】我是法國人,但我拿過奧斯卡──瑪莉安·歌迪雅

從標題看起來,這似乎是一篇相當有尖銳的文章,是否真的如此尖銳,就交給你定義吧。但是我們不能忽略:現在每一個國家幾乎都會辦影展,就以美國而言,不論知名與否、形式大小,將各地的影展加起來的話大約將近50個影展,其中也包括金球、奧斯卡。

然而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下,辦裡一項影展,已經變成一種能夠行銷城市的大型活動。有影展的城市似乎更能在國際上宣揚,告訴大家這個城市的主力,體驗與自身的居住地有什麼不同。因此在大家都想辦影展來行銷自己的情況下、百家爭鳴的潮流中,要把獎項頒給誰,也就成為相當難以拿捏的決策。

因為不論頒給誰,都會有反對的聲音,就以奧斯卡而言,不論哪一屆都有負面聲浪。例如:入圍的都是白人、入圍作品過多、某部作品憑什麼入圍等等,每一屆的負面聲浪都意想不到,並且奧斯卡不是評審團制度,而是會員制,只要是會員都可以投票,所以投票的會員也不一定觀賞過每一部電影。

其實這兩種制度各有優缺,然而在各地影展的都有一個相當有趣的默契──對自己人比較好。我們就以瑪莉安·歌迪雅來說:她是少數法國女演員能夠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殊榮的電影工作者。奧斯卡有最佳外語電影此一獎項,對於非英語為主的電影,能夠獲得最佳外語電影已經是相當崇高的成就。

僅有少數非英語為母語的電影工作者能入圍外語電影以外的獎項。潘妮洛普·克魯茲也曾以伍迪‧艾倫的電影《情欲巴塞隆納》榮獲最佳女配角,而瑪莉安·歌迪雅則是以《玫瑰人生》獲得最佳女主角。其中相當值得一提的是《玫瑰人生》僅有最佳女配角此主要獎項,並且瑪莉安·歌迪雅也成功拿下代表性地成就。

我們可以說奧斯卡只對美國的電影工作者好,但話說回來,不是只有奧斯卡有如此強烈的地域性因素。現行多數影展都有如同奧斯卡般地強烈地域性,如坎城影展、威尼斯影展、銀熊獎都有相當鮮明的地域性,主要獎項都會是說該國母語的電影,為了強調母語與自身文化,甚至,英國學院獎還將最佳外語電影命名為:「最佳非英語電影」

儘管地域性對電影工作者不利,但影展的目的除了選出優良作品外,不外乎宣揚自身文化,所以主要獎項也才會有如此鮮明的地域性。畢竟電影是一種高成本的文化產品,如果要經銷文化產品,當然要優先幫忙自己人,讓這一位能代表我們國家的電影工作者能被世界看到。

因此《玫瑰人生》中的瑪莉安·歌迪雅不僅是將角色詮釋到非常好,而是,瑪莉安·歌迪雅以《玫瑰人生》演繹了法國的近代傳奇,這項文化奠定諸多觀眾對艾迪特·皮雅芙的成就。她演出了艾迪特·皮雅芙的人生、面對困難的心境,使我們看見法國之星殞落,而艾迪特·皮雅芙在法國的地位就如同鄧麗君或鳳飛飛般地難以取代。

我想這應該也是瑪莉安·歌迪雅得獎的主要原因。在《玫瑰人生》的最後一幕,讓艾迪特·皮雅芙唱出令我們不能自己的「我無怨無悔」回顧了艾迪特·皮雅芙的愛情、事業、人生,那一幕至今仍然猶新,而這一首也是《全面啟動》衝擊提示音樂也曾被《馬達加斯加:歐洲大圍捕》致敬。

《玫瑰人生》幾乎是所有法國人都看過的電影,而瑪莉安·歌迪雅也奠定自身在歐洲影壇地位,她與達頓兄弟的《兩天一夜》大概也會使所有喜歡的觀眾無怨無悔。

觀看其它影評或發現電影生活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

Join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