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瞞天殺機:編劇很重要

珍妮佛‧勞倫斯與布萊德利‧庫柏再度於銀幕中成為大家口中的情侶,雖在電影之外分分都有另一半。不過在一部電影的製作中,由誰來主演其實會大幅影響一部電影的票房,不論電影成功與否,大家都會因有誰主演而進戲院看電影,我們都有自己喜歡的演員,這點我也是。更何況在《派特的幸福劇本》後,這對組合似乎成為票房保證。

他們兩人的搭配,真的讓喜歡看劇情電影的觀眾成為首選,只要同類電影並且是珍妮佛‧勞倫斯與布萊德利‧庫柏主演,一定可以使票房來到一個水平。然而,這切中了另一個核心,劇情電影,如果劇本不好,那演員得搭配與演技再契合、再精彩都很難彌補劇本這項大漏洞。

各位應該還記得有艾希頓‧庫奇主演的《賈柏斯》這部電影,在北美,票房其實不算理想,雖然沒有成績尚可接受,但在上映後《社群網戰》的編劇亞倫‧索金就傳出要重新製作《賈柏斯》傳記電影。至於《賈柏斯》與《瞞天殺機》的共通點為合?兩部都是著作改編、編劇沒有抓到故事精隨。

其實這是非常容易犯的錯誤,我時常在影評中提到:著作要改編進劇本,需要注重故事的流暢與核心,如果把所有細節都放進電影,那成本會太高,並且製作時間過長,所呈現出來的長度觀眾也會難以接受。試想:我們是否能夠坐在戲院裡四個小時把一部電影看完?

因此編劇不僅要熟悉故事並且對於改編成劇本要確保電影的流暢,而在《瞞天殺機》中,編劇似乎不僅沒有抓住故事的核心,並且透過電影地呈現,劇情的章法也較為凌亂。編劇在改編著作時可能是過度憑感覺去寫劇本,因此才會有如此不太容易理解的劇情邏輯。因為這是編劇的個人邏輯,所以我們才會比較難理解。

改編一本著作,在劇本裡看不到編劇陳述的概念,這點是一個非常好的創作模式。因為不論是看過原著與否,都能夠理解創作者將著作改編的核心與用意,這對於電影這項發很早期的藝術來說,是一個推進藝術前進的步伐。

因此編劇將他的概念寫進劇本、製作成電影,到我們接受了劇作概念,這都能使一部電影的價值提升,因為我們不僅被娛樂也能從中獲得不同的思考。

《瞞天殺機》的編劇只有一個簡單的概念──我想把故事想出來給觀眾看。可能有包含到他本身想要傳達理念並寫在劇本裡,但對於改編沒有章法的編寫,導致了概念模糊,因此我們才會感到很明顯的劇情不連貫,或者在某個橋段感受特別強烈。其實很明顯:我們稍微回想一下,當劇情來到角色心境時是否才覺得舒服一些?

而在故事中使用的隱喻相當不明顯,會使觀眾產生誤會。部分角色的設定上,因劇情導致存在意義不大。當我們在看會認為是為了非主軸的設定而存在,並且去打開之後的劇情。在分支趨近於獨立的情況下,觀眾對於劇情的感受就不會有角色心境中來得強烈,而導演也必須因劇本去設計分鏡,因此我們對劇情的感受便減少了許多。

《瞞天殺機》雖不會不成功,但我們也真的意識到編劇的重要性,如果換一位編劇來寫那會是不同的光景。這也一在地告訴我們:電影的架構之於劇本、劇本精湛與否之於編劇。編劇──絕對比我們想像中的重要!

觀看其它影評請點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甲上娛樂

Join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