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光劍超級帥!但光劍對拼卻比想像中還要困難

《Star Wars》系列作中都會安插觀眾相當喜歡的光劍互拼的橋段,而從電影延伸而出的光劍玩具,也是非常熱銷的周邊之一。然而,光劍這項技術已於1977年的《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Star Wars Episode IV: A New Hope)透過當時的電腦動畫與特效技術,創造了觀眾狂熱的特殊武器。雖然目前的科技相當困難將光的能量沿用在軍火,所以我們於《Star Wars》系列作中看到武器難以透過現在的科技完成,但電影已經實現了這項願望。

由於電腦動畫與特效製作不僅費用昂貴,製作時間也相當長,我們於《Star Wars: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看到的種種,需要非常龐大的動畫特效人員繪製而成。目前旅美的台裔華人特效師──陳敦恩指出:『特效師的工作環境與各位相差不大,辦公室覆蓋著大量的電腦,每天海量地製作特效。』

因此後製的工作,其實會比我們想像地還要繁重,不僅要顧及剪接地邏輯與電腦動畫與特效,並將配樂、音效一同放進電影裡。然而飾演《Star Wars:原力覺醒》的黛西‧蕾德莉(Daisy Ridley)約翰·波義加(John Boyega)奧斯卡·伊薩克(Oscar Isaac)這三位主要演員分別都需要與長時間綠幕為伍,將故事透過表演呈現於鏡頭裡。

普遍而言,演戲似乎相當容易框架成兩位角色共同飾演,透過一來一往的方式,你說完一句對白,再換我說一句對白,大約就能完成我們預期中的畫面。雖然表演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簡單,但我們確實能在許多部電影中看到兩位演員對望直至橋段結束,然而這類橋段的背景大概都是由綠幕所搭建。

透過綠幕,背景能夠在後製階段放進各項奇幻的設定,就像我們在《Star Wars:原力覺醒》中看到星際、光劍、光束等等酷炫地物件,特效不斷更新,電影也就完成更多不可能,因此演員則會需要在物件極少與沒有場景的情況下演繹故事。例如:《Star Wars》系列作的光劍對拼,就是一項非常不好詮釋地橋段。

為什麼不好詮釋?因為光劍對拼的力道相當難以呈現,假設我們現在擁有兩位演員與兩支與光劍劍柄等長的圓柱體,準備一台攝影機,將兩人拼劍的畫面錄下來,其實會發現難以就做出我們於電影中看見地力道。演員必須想像光劍的雛形,以及揮砍時的的走向,同時不能僅思考自己,還必須將對手揮舞時的動作、力道、走位全部納入,如此來完成拼劍的橋段。

特效與光劍確實炫麗,若演員若不習慣透過綠幕、想像來詮釋,那《Star Wars:原力覺醒》將會缺乏許多力道與情緒,然而黛西‧蕾德莉員、約翰·波義加、奧斯卡·伊薩克每一位都能精準地在綠幕中完成所有演出,才完成我們所看到的《Star Wars:原力覺醒》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博偉影痴俱樂部

Join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