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鶼鰈:影評與劇情解析──我們在二戰中越演越愛
我在影評中時常提到:導演的工作在於紀錄影像中的情感,而辛密克斯的影像中──沒有一刻不是動容的。看完《同盟鶼鰈》(Allied)真得會讓人感嘆:有多少人因戰爭而相愛?有多少人因戰爭相愛後而被拆散?這就是他們的故事,在二戰裡越演越愛。
從原創內容出發,讓觀眾看到由台灣獨立自製的故事,我們可能不願製做屬於自己的文化,而Screenwriterleo 編劇人生則希望以原創數位內容做出改變,創造屬於台灣的作品。
我在影評中時常提到:導演的工作在於紀錄影像中的情感,而辛密克斯的影像中──沒有一刻不是動容的。看完《同盟鶼鰈》(Allied)真得會讓人感嘆:有多少人因戰爭而相愛?有多少人因戰爭相愛後而被拆散?這就是他們的故事,在二戰裡越演越愛。
馬克.勞倫斯依據兩位角色所展現的角色特質,皆有角色的自我,但難得可貴的是:勞倫斯沒有改變表演的方法與技術,他使用了史蒂芬·史匹柏所挖出的人格,演出兩位角色,所以才能各俱韻味,並且成功地表現故的整體與架構。
慢慢地去看史蒂芬·史匹柏、亞努斯·卡明斯基的長鏡,接著你會聽到約翰·威廉斯的奇幻音符、感受瑪莉莎·麥瑟森故事韻味與馬克‧勞倫斯(Mark Rylance)的精湛演技,他們讓《吹夢巨人》來到完美的境界,而這種完美就是看電影的本質。
主角是美軍第101空降師501團H連士兵佛利茲·尼藍(Fritz Niland)在美軍攻下卡倫坦數日後,佛利茲得到消息得知他在第82空降師的哥哥鮑伯陣亡,同時他在第4步兵師的另一位哥哥也陣亡於猶他灘頭
其中的情節非常相像來自伊郎的邁爾漢·卡里米·納賽里(مهران کریمی ناصری)也被稱為阿爾弗雷德·邁爾漢先生,生於伊朗馬斯吉德蘇萊曼,因為遺失難民護照,自1988年8月8日起在法國戴高樂機場第一航廈的一排紅色座椅上居住,直到2006年7月由於健康問題被抬出機場送醫為止
史蒂芬·史匹柏的影像風格──除了長鏡之外,以及各種攝影機運動,也就是我們時常聽到的運鏡,如果要判斷一個好的鏡頭,最快速的方式就是看其中的動態,動態能透過許多方式來完成,運鏡是其中一項。其中史匹柏加入大量的橫移、推進
庫柏力克根據1969年布萊恩·阿爾迪斯(Brian Aldiss)的短篇故事而撰寫了劇本,並與史匹柏探討故事,並委託光影魔幻工業(Industrial Light & Magic)設計特效。1999年,庫柏力克意外辭世,史匹柏於2000年初宣布了自己的拍攝計劃
儘管《辛德勒的名單》大部分採用黑白拍攝,卻出現了一段極其罕見的彩色片段──一名女童身上有鮮艷的紅色衣服。這個顏色第二次出現在後面運屍車中這個女童的屍體上。相當巧合地是:該角色和曾在克拉科夫生活過的女作家羅馬‧李卡加
在《回到未來》第一集中,當馬帝(麥可·J·福克斯飾)剛抵達1955年時,他去找當時的布朗(克里斯多福·洛伊德飾)博士。布朗一開始不相信他是1985年來的,於是問他,1985年美國總統是誰?馬帝說是「隆納·雷根」博士不相信地說:「那個演員?」
美國新好萊塢電影(New Hollywood)又稱美國新浪潮,是指在1967年~1976年的好萊塢電影經歷了外來影響之後,以及經歷了從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業影片製作的衰退與電視興起對電影的衝擊,從形式到主題進行了的一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