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大師,先打破第四面牆!

伍迪‧艾倫──艾倫·史都華·康尼斯堡這是他的本名,早期曾販賣自己的文筆給專欄作家,後來因工作便開始用WOODY隨後他便以伍迪‧艾倫這個化名,開始他的創作之路。相信只要是研讀電影的學生,都一定會知道這位美國新浪潮電影後期的電影工作者。

法國新浪潮電影受到古典好萊塢的影響,所以讓導演去代表電影本身,而美國新浪潮則是受到法國新浪潮影響而使當時的電影有了不一樣的面相。當時因為受到法國新浪潮電影與電視興起的衝擊,電影面臨內憂與外患,只好轉變模式,使觀眾能夠再度買票進戲院看電影,因此便讓現在許多知名導演,例如:史帝芬‧史匹柏、馬汀‧史考西斯等的「電影小子」出現。

「電影小子」必須了解電影,懂得電影美學,向經典電影致敬。伍迪‧艾倫雖不是「電影小子」但是透過他本身的劇本撰寫能力以及他在導演上的成就,都是足以代表當時的非凡工作者之一。其中也是因為《安妮‧霍爾》這一部電影打破了一面牆。

當我們進戲院去看舞台劇時,我們會看到所有的布景、道具、服裝、演員。如果我們以平面圖的方式來看舞台,那我們照理會看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左方、上方、右方、下方都有一條線,而那一條線就代表一到牆,因此舞台的設計就是在這四面牆中。

依據寫實主義的設定,演員必須當作沒有觀眾,完全投入在戲劇裡與對方演出。必須非常專心,眼裡只有舞台,戲裡只有角色。舞台會與觀眾產生一種距離感,讓觀眾認為舞台相當嚴肅,無法輕鬆面對。

而舞台與觀眾之間就形成了一面虛構的牆,讓我們與舞台有距離感也就是「第四面牆」,而這項理倫也適用於電影。但在伍迪‧艾倫的《安妮‧霍爾》卻完全打破了第四面牆的概念,因為伍迪他面對了攝影機演戲。打破了那一面虛構的牆,使觀眾與電影不再有已往的距離感,展開了喜劇的全新形式。

《安妮‧霍爾》有很多部分都會看到伍迪面對攝影機說話,可能是劇情註解,也有可能是揶揄劇中的角色。他特地讓自己與觀眾互動,使我們的觀影模式完全跳脫我們對電影的概念。而打破「第四面牆」至今仍是被廣泛利用,例如:轟動全美的《紙牌屋》就是非常好的範例。

法蘭克‧安德伍面對鏡頭對觀眾說話,等同於我們在作品中演出,所以在當下,我們不知不覺參予了演出,同時我們也在看這一部作品。

伍迪‧艾倫在分鏡的規劃上至今仍然難已被概略地解釋,但我們可以肯定,他打破「第四面牆」影響了電影,即便是現今,我們都還是會提到這位電影大師。聊到伍迪‧艾倫,就一定會提及《安妮‧霍爾》

圖片來源

Join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