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人生】電影散場後,我站不起來

我們在電影院會有站不起來的情況,通常是因為……我記得我曾經在觀賞長達三小時的《魔戒:王者再臨》《華爾街之狼》這兩部長度非常長的作品,就曾有發生過電影結束散場,我站不起來地坐在原位上,雙腳麻木地使不上力,緩緩地等麻木感不再如此明顯,我才緩緩站起身來,離開戲院。

而最近,我發現自己的觀影習慣地轉變,拿著票進戲院,觀賞完整部作品後,當大家都散場,似乎只有我沒有離場。看看周圍,伴隨著電影工作人員名單與配樂,我才發現:我沒有離場,是因為我同時在作三件事,這三件事的養成大概是在我決定一項觀影概念後,才逐漸養成,就是我決定開始寫電影評論,當一位影評人。

電影院裡坐的觀眾,涵蓋地職業相當廣泛,在你身旁的人可能是一位律師、可能是一位證券經理人、可能是一位自行創業的執行長,更有可能是一位編劇,也許還身兼導演,並且熱愛表演而詮釋了自己的劇本。當然也有可能是一位影評人,如果你看編劇人生我記得跟我打聲招呼,我非常高興能認識電影同好。

我擁有都記得我寫的第一篇影評是提姆‧波頓執導的《科學怪犬》他的黑色幽默令不少觀眾難以理解,我才因為能夠理解波頓的幽默而沾沾自喜,現在回想當時的自己,由衷認為自己非常愚蠢,僅是理解一部電影,為什麼要如此驕傲?然而,我開始撰寫一篇又一篇糟糕的影評,不斷地精練自己感觀與筆觸,逐漸地創造一篇能夠閱讀評論。

現在閱讀之前寫的文章,我真得不想承認那是經由我手。如今我培養自己電影結束後要同時作三件事,當然每一位影評人的觀影習慣都不同,但是我認為我應該要在電影結束後作這三件事:

不要急著站起來,將電影在腦中運作一遍

有許多電影的劇本概念相當深厚,或者是導演分鏡理念前衛,所以我會需要給自己時間去發現電影在某一個特殊的橋段,這一項橋段擁有令人難以理解的劇情或者是畫面,當電影結束後,我可以坐在原位上回想剛剛不易理解的橋段,思考電影響表達的概念。

展開雙耳聆聽電影的音樂

導演為了表達沒有對白畫面,時常會以配樂來作為那一幕的概念詮釋,例如《忠犬追殺令》使用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贖罪》則在法國士兵的橋段使用德彪西的月光。電影結束後的配樂,大多會使用電影的主題曲來回顧這一部電影,並且配樂是電影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享受電影的回韻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項,電影每一次都能帶給我一定的衝擊,不論是編劇、導演、演員都能可能給予這一部電影強大的衝擊,再藉由銀幕的綻放,帶給觀眾強烈地電影感受。每當我來到這個時刻,靜靜地聽著配樂享受電影的衝擊,讓它慢慢帶給我回味。

因此我發現:散場後的電影,是電影的另一種開始。影評人要給予觀眾理性地論述,所以上述一系列的行為,我一直沒有在每一篇影評中提到,現在我發現自己培養了這一項觀影習慣,我非常喜歡因為我從電影中得到了更多。現在,電影散場後,我站不起來,或許應該說:我不想站起來。

觀看其它影評或發現電影生活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

Join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