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荒謬又可笑嗎?不需要太多質疑,選舉的本質就是荒謬又可笑,只是《危機女王》(Our Brand Is Crisis)將選舉的真相以最佳的幽默紀錄。無庸置疑地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喜劇,不論是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單獨一人演完整頁的劇本 ,還是比利·鮑伯·桑頓(Billy Bob Thornton)的陰險狡詐地詮釋,都再再反應出選舉就是一項極度浪費稅金的大型活動。但如果屏除週期的權力風暴,是否也就喪失了人民納稅的意義?這是《危機女王》所拋出的其中一項疑問,以及該如何面對不願將政見兌現的政治人物,人民與社會應有的責任與行為,更是電影將帶領我們思考與面對的難題。
由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與雷恩‧葛斯林(Ryan Gosling)主演的《選戰風雲》(The Ides of March)似乎相對《危機女王》嚴肅了許多,前者將選舉的細節以非常慎重地態度、嚴肅地角度來解析、透視選戰過程。
但是《危機女王》則完全相反地呈現選舉就是一件荒誕不譏、浪費稅金、帶給人民希望,再帶給人民絕望的過程。並在電影的超車情節中,編劇彼得‧史卓翰(Peter Straughan)以此來譬喻選戰時對手與我方的互相攻擊,每一次的攻擊與防守都只有兩種可能:超越對手、讓對手落後。
因此不斷地加速、油門踩到底、丟石頭、罵髒話,不擇手段地超越或使對方落後,抵達終點前只有一個目標──非勝即亡!因此《危機女王》的故事相對也更加豐富,每位角色須負責的台詞也因此跟著增加,尤其是珊卓‧布拉克飾演的女主角,正是對白數量較多的角色之一。
不同於對手的比利·鮑伯·桑頓的角色特質,倘若比利·鮑伯·桑頓以陰險與暗箭作為主要攻防,那珊卓‧布拉克則是以箭雨及正面交鋒設為致命武器。因此兩位的對白量相當懸殊,而珊卓‧布拉克的角色又偏向敘述敘述較多的角色,那對白量則比我們想像得多更多。
電影中,有兩項橋段都能發現到布拉克單獨演完一頁地劇本,即便橋段裡畫面乃聚焦於其它角色,我們依然能夠聽到珊卓‧布拉克持續地陳述,其中的困難在於聲音表情,也就是說:珊卓‧布拉克僅能以聲音的情緒來說服觀眾,她正在拯救一場危機,她必須要讓眼前的參選人瞭解處境與身份,當畫面再度回到她身上時,才不會有落差。因此,在那兩場單獨演完一頁地劇本的情節中,拍攝過程則會要求一氣呵成,如此才能完成我們所看到的精彩。
透過《危機女王》我們不一定會發現選舉的意義,但我們能察覺選舉的本質乃荒謬又可笑,故事也傳達出人民寄出希望後往往都會失望,然而在《危機女王》卻將希望後的失望解釋地非常模糊,或許編劇彼得‧史卓翰以此呼籲我們失望並不是終點,而是新的開始。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